撰稿:黃炎良
(黃師傅)
日期︰2011年6月2日
筆者少年時家居港島灣仔,經常走到山上(二、三、四馬路)和溪澗間遊玩,就像野孩般周圍攀爬。當在港島眺望到九龍的獅子山時,渴望挑戰的刺激感覺湧出心頭,盼望能到那裡郊遊登山。
以六十年代的交通來說,由港島乘渡輪到九龍半島,不是容易的事,何況要到獅子山。剛好鄰居的大哥哥與表哥,提議到獅子山郊遊,對我來說,這個是天大的喜訊,所以極力要求表哥帶同前往。當天登山的心情很興奮和刺激,而且衝勁十足,好不容易爬過陡峭的山坡,戰戰兢兢登上獅子頭。從獅子頭回望維港和太平山,美景一覽無遺,令人心曠神怡,精神振奮;在我腦海中不其然產生了與山結緣的志向,遠足登山是我一生的嗜好及追求,立願往後工作到退休也不會放棄,直到終老。
七十年代初期,我不過是個遠足行山者。至多年後,在機緣下加入了香港攀山協會之全年攀山課程,學習攀岩及攀山技巧,並充實了對海外登山的常識與認知,預備結業時到日本的阿爾卑斯山之槍岳-奧穗高縱走(NIPPON
ALPS 3,180米),實踐攀山技能。
由1978年到日本攀山開始,從事培育及組織登山隊之探險活動近三十多年,除基礎課程外,亦教授高級攀岩課程。於1984年與攀山友會共同協助組織及成立了香港攀山總會,其間亦曾任香港攀山總會及香港攀山協會主席。不斷努力推廣攀山活動,讓公眾人士認識攀山安全,達至普及參與這專項。
在1989年曾經代表香港,與中國聯攀西藏章子峰(7,543米),此峰位於珠穆朗瑪峰北面,有守衛者之稱;當時此山區遙遠偏僻,道路崎嶇不平,與現時交通運輸方便不可相比。我們中港聯隊18人計劃分為登頂組及支援隊,
登頂組先行開闢路線登頂,而我則被分派負責物資運送及救援。在準備登頂前一晚,從6,800米營地傳來了壞消息,有一隊員遇上嚴重高山症,需緊急下山及氧氣筒救援,於是我負責之救援隊從6,000米背負應急救援物資往山上攀,接應患者並連日將他送回5,200米大本營治療,因此,只有放棄了登頂機會。而另外登頂組6人則傳來完成登頂任務的喜訊。那時遙望珠穆朗瑪峰之巨大山體,氣勢巍峨磅礡,使人望而生畏,亦極具它世界最高峰的吸引力。當日已深信不疑,我必會重踏此地嘗試攀登珠峰。
其後不斷研究訓練計劃,提升攀山知識及並得以實踐,於2007年與友人成功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(7,546米),2008年成功攀登北美最高峰麥肯尼峰(6,194米)及世界第六高峰西藏卓奧友峰(8,201米);當我成功登上卓奧友峰時,遙望珠峰頂,剛巧正是晨曦初露,景色非常迷人吸引,更使我決心這兩或三年內必定要探訪珠峰。
三十萬元的登山費,得感謝太太極力支持,與我共同籌備,方使我今年終能得嚐所願,與友人羅啟義及朱棋端共同出發攀山。我們在這七個多星期,經歷天氣風起雲湧時晴時雪,要學會處變不驚的平常心態,耐心地等候進發的機會。而進發途中則是心靈與身軀之磨練。不過只有堅持信念,不讓自己倒下,才可渡過險境。終於登山隊總指揮表示,從3號營地(8,300米)出發到頂峰(8844.43米)必需9小時內完成;否則,在安全的前提下,未到頂者必需下山。19-5-2011當晚11時半我們由3號營地出發,登頂途中我們穿上冰爪,在雪石混雜中攀過三個陡峭險地,那便是著名的第一、二及三台階的岩壁(約8,500-8,800米)。在我攀過第二台階時突然感到缺氧,雖然穿著全身羽絨服,卻感覺體溫下降(當晚溫度約在零下三十多度),於是通知攀山嚮導檢查氧氣用具,發現接駁面罩與氧氣筒的喉管在攀岩壁時擦穿了而且在泄漏,幸好及早發現,便立即換上嚮導的後備面罩,終能化險為夷;我們三個香港人一直在嚴寒稀薄的空氣中忍受著高山反應,持著信念必事成,發揮香港精神,盡其所能!終於用了6個多小時便在五月二十日清晨6時20分登頂,將香港區旗展現於世界之巔,完成夢想!創下最多香港人同時登頂的紀錄;而在約160位成功登頂之中國人當中,本人以58歲之齡創下從珠峰北坳之北坡成功登珠峰最年長中國人的紀錄。
在研究攀山訓練計劃之時,自1997年開始與太太何淑珠(現為生物專項博士研究生)創立黃何青訓隊,探討及研究青少年訓練系統,培育並提高青少年之競賽水平,更為此舉辦「黃何盃攀爬挑戰賽」,持續推動競技攀岩運動,至今已進入第九屆了。年少時的攀山夢,要實現絕不輕易,但珠峰常在,只要不肯倒下,總會成功。希望年青人莫要輕言放棄;認清自己的珠峰,努力登頂,達成理想!
|